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大師開講

目的與結果


分類 / 大師開講
作者 / 傅佩榮
期數 / 第178期

    目的與結果


朗讀:

原來是武漢大學的「企業家國學班」招生事件受到媒體的關注。焦點在於:一年上課36天,學費高達人民幣3萬6千元。這樣的收費是不是太誇張了?有沒有利用國學來斂財的嫌疑?
我的回答很清楚:一,公開招生,寫明條件,報名者自願前來,實在與斂財無關。二,任何教育活動的老師,都有「智慧財產權」,尤其在人文方面,可以說智慧無價,因此定價高低並非問題所在。三,既然許多MBA與EMBA的課程,收費十分高昂,憑什麼要求教國學的老師一定要收費低廉?
台北市一所國小招收雙語班學生,一學期的費是12萬元,一年就24萬元了。即使收費如此昂貴,想要插班的學生,錄取率是百分之一。由此可見,談教育問題,重點不在於價格,而在於價值:學習者認為付這些錢是否物超所值?那麼,收費者應該存著何種心態呢?

把賺錢當做工作的結果
我因為常在各地演講,所以很早就認真想過這樣的問題。理解的關鍵是:分清楚目的與結果的不同。這個觀念其實涉及了職業倫理,因而也與所有的上班族有關。
譬如,我在台大教書,每月獲得薪水。試問:薪水是我教書的目的,還是我教書的結果?如果賺錢是唯一的目的,那麼將來我找到「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就會毫不猶豫地離開台大。
在許多行業中,確實有不少這樣的例子,這也是促使個人成長、公司發展、社會進步的動力之一。但是,任何人在考慮工作時,都不太會單單考慮賺錢而已。如果只為了賺錢,可以違法亂紀嗎?可以遊走於法律邊緣嗎?可以不顧人情道義嗎?
但是,金錢又是決定生活品質與個人成就的關鍵因素,我們又怎能忽視呢?因此,不妨換個角度來思考,把賺錢當做工作的「結果」,而不是工作的「目的」。回到我前面的例子。我教書的結果是獲得薪水,那麼我教書的目的呢?這個目的,以近的來說,是追求自我實現;以遠的來說,是從事「百年樹人」的大業,是希望培養優秀人才,由此帶動國家的良性發展。心中存著這樣的目的,我就不會過度計較薪水的高低了。
既然金錢是工作的結果,我們對於結果可以完全不在乎嗎?這裏涉及了價值觀的問題。譬如,一家公司在尾牙宴上,請一位歌星來演唱三首曲子,可以面不改色地付出100萬元。但是,他們請一位學者來演講3小時,卻絕不可能付出10萬元。那麼,如果你是這樣的一位學者,你會接受這種「結果」嗎?當然,你會認為:學者豈可自貶身價,去與歌星比較呢?但是別忘了,這是自貶身價還是自抬身價?為什麼智慧比起娛樂,竟是如此廉價?

專注目的 人生不困擾
結論是:由個人自己去判斷與抉擇吧!這是個自由經濟的時代,只要供需之間保持平衡,天下沒有說不明白的事情。因此,一所大學招收國學班,不論收費多高,只要企業家願意報名參加,又有何不妥?然而,大學終究不是一般營利的公司,所以我在節目中加上一句:大學應該在社區舉辦一些「公益演講」,讓一般民眾也可以分享國學的智慧。如此方是兩全其美。
我應邀演講之前,會先談妥價格,亦即預先知道自己工作將會產生何種「結果」。一旦答應了演講,我就專注於準備,希望到時候做得盡善盡美,因為把工作做好才是我的「目的」所在。
由此推及人生省思,我們這一生的目的是追求完美的境界。在追求過程中所出現的都是結果,包括名、利、權、位。分辨了目的與結果,才不會被混淆的觀念所困擾。若想「四十而不惑」,先過這一關。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化解壓力

成長進行曲

孟子心目中的「大人」

益生菌知多少

直銷人新學習觀

勇敢讓生命更具韌度

姐妹情深,看顧生命奇蹟

到荷蘭尋找救贖的答案

樂嘉驥,在助人歷程中,體認生命的尊嚴

目的與結果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