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封面故事

好幫手,還是假朋友? 直銷人駕馭AI的5大關鍵


分類 / 封面故事
作者 / 林忠成
期數 / 第389期

    好幫手,還是假朋友? 直銷人駕馭AI的5大關鍵


朗讀:

 

想像有一個從不抱怨、永遠在線、反應神速,還能幫你寫文案、做簡報的超級助手,這個角色,就是AI。但這位新成員,也可能在不經意間,帶來新的風險與考驗。

 

曾擔任Google工程師的跨國AI公司iKala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程世嘉曾表示:「如果一個人不思考,AI就真的比你厲害。能對一件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展現獨立的判斷,你才是特別的。」他也提醒:「如果我們只是靠一些硬技能活著,那跟機器不就沒什麼兩樣了嗎?」

 

雖然AI可以作為學習語文或其他專業的老師,提供海量知識,但盡信AI,不如不用AI。直銷人使用AI作為輔助工具時,最重要的就是具備批判性思維,並注意心態、理智與情感之間的平衡,現實層面的法律問題也必須把關。

 

把AI當員工,你是主管

 

使用AI工具時,請把自己當成AI的主管。AI可以是文案寫手、美編助理,但它本身無法自我管理。給予AI正確、清楚的指令,就像使用搜尋引擎時,關鍵字精準與否,會直接影響搜尋結果。

 

例如,從事保健品銷售的直銷夥伴在嘗試讓AI撰寫產品文案時,一開始覺得內容平淡無趣,後來她學會加入產品成分、目標客群與品牌語氣等條件,AI產出的文案立刻專業許多,也更貼近顧客需求。所以,當你覺得AI「不夠聰明」時,其實問題可能不在它,而在於你給的指令是否清楚詳細。學會怎麼下好指令,是成為AI管理者的第一課。

 

資料是真是假,你要看得懂

 

主管要懂得審核員工成果,同樣地,AI產出的內容看起來條理清晰,卻可能夾雜虛構資訊;例如詢問自己的名字時,AI可能會自動「腦補」出名人頭銜與經歷。有經銷商詢問AI「台灣最受歡迎的直銷產品排行」,結果出現許多子虛烏有的品牌與數字,經查證後才發現根本沒出處。這也提醒我們,即便內容包裝得很漂亮,也必須自己查核真實性。

 

尤其面對自己不熟悉的主題時,更應多方比對、求證資料,避免錯誤資訊流傳。根據我們實測,針對幾個問題詢問AI的看法,每個AI得出的結論大同小異,但共同的特性是對數字資料的掌握都不精確,讀者亦可親自嘗試,提升資料判讀能力。

 

避免AI成為你的情感寄託

 

AI工具普及後,不乏使用者對AI產生情感依賴的報導。AI不會已讀不回、不會情緒勒索,加上擬人化的互動模式,容易讓人產生心理依附。

 

有一位直銷新手分享,因為害怕與陌生人交談,初期只靠AI設計訊息發送給潛在客戶,結果回覆率雖高,但真正成交卻很少。後來她改變做法,僅用AI潤飾文字,親自語音留言或面談,信任感才慢慢建立起來。

 

直銷人使用AI,是為了提升效率,而非取代人際互動。若凡事都靠AI回覆,甚至讓AI代為打招呼問候,恐怕會讓人際關係漸漸變得「假掰」而疏遠。

 

 

注意隱私與法律風險

 

前陣子「吉卜力風」生成圖事件引發風格侵權討論,雖然日本政府最終表示模仿風格不觸法,但仍要提醒使用者注意AI生成內容的法律風險。

 

此外,上傳含有個資或公司敏感資訊的文件時,也需特別小心。雲端系統非絕對安全,一旦資料上傳就等於公諸於世,可能導致損失甚至法律責任。有團隊曾將含有顧客資料的Excel檔交由AI整理格式,卻不小心把完整檔案上傳至公用平台,結果造成顧客反感與信任流失,為此還做了一波公關危機處理。

 

學會學習,才能跟上變化

 

AI發展速度驚人,今天學會的操作流程,明天可能就被系統更新取代。雖不必深入演算法原理,但基本操作與更新狀況仍要掌握,才能發揮AI最大效益。

 

一位經營海外團隊的直銷領導人表示,原本靠AI生成英文簡報和影片介紹產品,但更新後語音引擎與字幕格式全變,他只好臨時重學操作流程,所幸事前就建立「每週一次AI技術討論會」,團隊才快速完成轉換。

 

職場鼓勵善用AI,是因為懂用工具能提升產能,但真正的知識與能力,仍需透過實作與累積來培養。若凡事交給AI,一旦遇上狀況無法處理,反而容易暴露能力缺口。除了AI知識,直銷人仍需持續精進產品專業、銷售技巧、顧客服務、團隊溝通與領導力等,才能保持市場競爭力。

 

未來不是AI對決直銷人,而是會用AI的直銷人與不會用AI的直銷人一較高下。保持開放心態、勇於學習,讓AI成為你的好幫手。信AI不一定得永生,但信改變、信學習,一定可以贏得未來。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瀏覽次數: 736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雙鶴精誠團隊 就愛嘿皮 李珮瑜讓夥伴適才發揮 總是可以玩

藥師觀點:諮詢社區藥師,治療病痛同時保養身體

老鳥飛再高,也要與夥伴共振 全美世界 馬嘉鴻 不忘初衷,

黃村煜(新益美集團副總裁暨台灣分公司總經理) 刻在心底的企業

弱勢只是你的處境,不是你的價值

生麗:施貴蘭 放掉夜市人生,收回YES人生

億嘉:劉佩欽 大齡之後才第一次放飛

加捷 鍾勤旺 我77歲,有這些願望,那你呢?

新生命 劉喜雅 立願要幫助100

打開感性連結的瞬間,聊出賓主盡歡的商機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