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事業自80年代引進台灣已超過30年的時間,許多民眾還是不了解直銷(Direct Sales)與網絡行銷(Network Marketing)的差異點,更多人沒有看懂網絡行銷真正的「價值所在」。在此嘗試以不同的觀察讓讀者更深入體認這個未來微型創業的主流趨勢。不管您現在接受與否,它將在往後的日子如影隨行地出現在您周遭。
上期「成功重在選擇」中曾做過幾點論述:
一.「無論你讀到高中,大學,碩士,博士,最後都要找一份工作或創一份事業,這都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
二. 紀伯倫:「我們已走的太遠,以致於忘了為什麼而出發?」
三. 「如何衡量你的人生」:提升個人價值觀,尋找安身立命的事業,成就幸福人生。
大陸勵志節目 「開講了」主持人訪問劉德華時問道: 「幸福」是什麼 ? 劉德華答 :「被大多數人需要時,就是一種幸福」。
現今社會上,90%的人們賺錢的方法與夢想的生活是有所背離的,工作與生活經常無法取得平衡,致使幸福指數不高。直銷人勇敢追夢的態度是值得尊敬的,但偶因某些「己所不欲施於人」的不當行為,傷害了直銷「性本善」的本質。還有待更多網路行銷參與者,選擇正派經營的公司,以正確的方式分享他人好的商品及事業機會。
「富爸爸窮爸爸」系列叢書探討以下四個象限:
E 雇員- 你為人工作
S 自雇者- 你為自己工作
B 企業主- 別人為你工作
I 投資者- 錢為你工作
此書的統計:90%的人們,目前是處於雇員或自雇者的象限中,因而不太可能財富自由。只有10% 的企業主及投資者能擁抱財富,享受非凡自由。主因是運用了以下三點原則:
1. 「OPT 」:Other People’s Time 時間倍增術
2. 「OPM」:Other People’s Money 收入倍增術
3. 「系統」:擁有一套「系統」為自己賺錢。真正的財富是在「不斷循環運轉的系統」中所創造的。
然而,許多人始終無法釐清工作、 生意、 與事業的不同:
1.什麼是工作? 來自於每月的薪資,有做有錢,沒做沒錢。
2.什麼是生意? 貿易或仲介之類的獎金分紅,有一單沒一單,不知明天有沒有。
3.什麼是事業 ? 建立一套可自行運作的系統,且可傳承下一代。
「有錢人的想法和你不一樣」論述了窮人與富人的距離:
1.富人所使用的工具: 信念 + 系統
2.中產階級所使用的工具: 學歷 + 知識
3.窮人所使用的工具: 體力 + 技能
以上暢銷書所提出的共同論點就是:在創業家的象限及所使用的工具上,富人是先有一個「信念」,再「建立一套可自行運作的系統」。許多人沒看懂,經營網絡行銷就如架設高速公路一樣,公路一旦架好,就一輩子享受過橋收費的偉大事業。其真諦在於透過系統建構一個龐大的消費俱樂部(buying club),而非僅是一個不斷做推銷的生意 。但為何仍有許多從事網絡行銷事業的人,認為靠著不斷地零售就可以很快賺錢,而非考量將組織建構後,每月都有一萬美元的被動式收入? 當我們做推薦時,是邀請他共同來創建一個大事業,而非找他來銷售商品而已。要讓他知道:網絡行銷是個教育與複製的事業而非銷售的生意。
誠如組織行銷大師 Don Failla 在「45秒講座 擁有你的人生」 一書中所說: 沒做過網路行銷的人100%不了解網絡行銷這個產業;就算做過的人,也有高達90%的人不甚了解其正確的做法。甚至許多經營直銷公司的老闆也不一定真正了解網絡行銷這產業的本質。一個網絡行銷公司並非僅是一個招募與銷售產品及制度的公司 ,它應該是一個讓人們可以透過推薦與教育來獲得《夢想生活》的創業機會。
以下是他認為民眾最常有的錯誤認知:
一. 總是強調「月入百萬、賺大錢」這個概念;正確的做法反而應該是協助人們去擁有一種「生活型態」(Lifstyle)~ 享受有錢、有閒、有健康且助人的生活模式 。
二. 「我沒本事做!因為要推薦很多人!」。大多數人總認為做這個事業就得要賣東西給很多人,或者要拉很多人做下線,卻不了解這是一個需要透過「系統」來複製的類加盟事業。
他曾在一次演講中舉過自己的例子:
9年前他加入一家網絡行銷公司,一開始只推薦了4個人,現在組織人數 17萬,每月新加入組織人數約4,000人,98% 都是來自最初的4個人。
這些數字是否回答了你的疑惑: 做這個事業一定要推薦很多人嗎?一定要很會賣產品嗎?
網絡行銷的關鍵是做「深度」而非「寬度」。做好複製才是重點,寧可教會5位老師做好複製,勝過推薦50位推銷員。
「What is Network Marketing and What is not ! 」[什麼是網絡行銷而什麼不是!] 是這篇文章的標題,希望幫助讀者朋友們釐清 : 您付出心血所經營的到底是所謂的(直銷產業) 還是(網絡行銷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