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心故事

認真做自己–吳娟瑜


分類 / 直銷心故事
作者 / 余素珠
期數 / 第128期

    認真做自己–吳娟瑜


朗讀:

吳娟瑜,一個享譽海內外華人世界的演說家,也是一個擁有數十本暢銷書的作家,她的發跡過程很平凡、很上進,很?得一般想要努力、上進的平凡人借鏡。
吳娟瑜之所以成為吳娟瑜,因為她認真地做自己,她知道人生要往前,於是她一步一步找出自己的興趣,她不做夢,她知道人生是累積的,當一步一步不踏空,人生的路就是完整的。
十歲時,走進文學的世界 十歲時,因著姑婆丈、也是台灣第一代文學作家陳火泉的啟蒙,吳娟瑜走進文學的世界,沒有特別的提攜,只因為房子裡滿眼的書冊,吳娟瑜隨手讀來,漸漸讀出對文字的興趣,至今,對閱讀的興趣且愈來愈濃。
因為對文字產生了興趣,小小的吳娟瑜開始嘗試在報刊投稿,一次的文稿被刊登出來,就加強一點吳娟瑜對寫作的信心,一路寫作興趣不輟,學校畢業開始教書時,她已在大華晚報寫專欄,民國64年,大華晚報將她的專欄文章集結成冊,出版了《心境》,這是她的第一本著作。
因為《心境》,吳娟瑜漸漸有一些在公開場合談話的邀約,而這些邀約,卻勾起了她童年的夢想。
從小活力十足的吳娟瑜,曾夢想有一天站上講台對著台下的同學演講,因著一口台灣國語,這個夢想始終未能成真;有一回,學校舉辦演講比賽,採開放報名的方式,吳娟瑜見這難得的機會,於是報名參加了那場演講比賽;結果,當然是名落孫山,但年幼的她,在此時,已經成功地給自己機會跨出了第一步。
確立演說的人生道路 當機會撩起她童年的夢想,吳娟瑜再一次認真的思考,她的人生要的是什麼?演說,她漸漸想清楚這是一條?得她付出的道路。
辭了教職,歷任媒體工作,轉身再投入企管訓練領域,為了培養自己的舞台魅力。
一堂潛能開發大師博恩‧崔西的課,吳娟瑜發現自己的無限可能,她要成為一個講者的意念也更加堅定。
接下來,她並沒有一帆風順,也經歷跌跌撞撞的一段路,發音不好、舞台魅力不足、場控經驗不夠,但既然找到了方向,吳娟瑜知道她要做的,就是一點一滴增加實力,如同她的座右銘,「人生是靠不斷演練來累積」,她真的是個實踐者。
一場一場的演說,滿意也好、不滿意也罷,但肯定的是,她的舞台經驗愈來愈見成熟,從溝通、情緒管理、生涯規劃、兩性關係、親子成長、快樂哲學,吳娟瑜漸漸累積出口碑,演講及電視、廣播節目邀約不斷,而她的「吳娟瑜式」舞台魅力,也建立她不可被取代的特色。
建立獨特且不可取代的舞台特色 吳娟瑜的聽眾,不分年齡、不分性別、不分職業、不分階層,但在任何場合,她一貫活力四射蹦蹦跳跳的出場及演講方式,或有人一時無法適應,但吳娟瑜誠懇的言語,豐富的演講內容,每每讓聽眾受益而回味無窮。
每天只安排一場演講,每年三百場以上的邀約,遍及海內外華人地區,而對於每場演講,吳娟瑜必定事先做好功課,提綱挈領,為的是提供聽眾最符合實際需求的資訊,也為每一場的演講內容不會重複,至今,她堅持這項原則。
吳娟瑜想要做個領導趨勢的人,能給聽眾什麼東西,是她最在乎的,除了閱讀的習慣幫助她吸收大量資訊,她也認真觀察生活週遭的人事物,從中連結社會的脈動。
除了在演講會場為聽眾提出的問題解惑,舉凡民眾透過傳真、留言、由媒體及出版社轉達的問題,她一定親自或以信件、或以電話為提問者回覆,這麼做是為了回饋群眾對她的支持,此外,從這些與群眾的互動,吳娟瑜確實地掌握民眾最想望的知識為何,間接促成她對新課題的研發。
再充電是為了維持能源 經歷了幾年舞台的生活,著述也不間斷,吳娟瑜面臨了瓶頸,此時,她知道若要繼續維持能源,她必須再充電,但在家庭與事業的拉扯下,她短暫地困惑,念頭一轉,「此時不做,更待何時」,她毅然負笈美國展開長達四年的求學生涯。
在美國印第安那波里斯大學攻讀應用社會學碩士,每年四個月,維持四年的時間,吳娟瑜不放棄,想到先生、兩個兒子乏人照顧,雖有一些罪惡感,但吳娟瑜知道,要給家人最好的,先決要件是讓自己過得好,為了夢想,她當然要堅持。
這四年,她學到許多,除了語言、知識,她重新享受孤獨,在一個沒有人在乎她是暢銷書作家、知名演說家的環境,她心態歸零,這樣的一段歷程,讓她更貼近一般人的生活情境;再看她的家庭,若不是因為她勇敢放手,她至今也不知道先生、兒子可以在沒有她襄助的情況下,依舊把日子過得很好。
人要活在「being──我是」的感覺 許多人終其一生庸庸碌碌,吳娟瑜認為就是因為這些忙碌的現代人,不曾真正知道自己要什麼,或許人們總是想「我要什麼?」,但卻未曾真正想過「我是什麼?」,為此,吳娟瑜發展出一套「意識教育」模式。
她提議人們應該活在「being」,也就是「我是」的感覺,了解真實、踏實、清晰的「我」為何,然後從「我是」、到「我想」,最後才是「我要」;而多數人的思考是跳過「我是」及「我想」,她們直接思考的是「我要」,跳躍了兩個必要的過程,導致他們的「我要」不切實際,在「我要」屢不可得的情況下,於是怨懟叢生。
相對「我是→我想→我要」的發展模式,她覺得「意志」的養成模式亦同,人必先有「意識」,再有「意圖」,最後形成「意志」,失去了前面的階段,「意志」的基礎便不堅實,容易渙散。
清楚了這些脈絡,吳娟瑜給自己的人生清楚的定位,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然後認真「做自己」,人生也可以因此得到圓滿。
為夢想織補,為生活留印記 除了這些人生思考,從小隨著父親養成的運動習慣,也是帶給吳娟瑜健康人生觀的重要因素。
吳娟瑜從小好動,更是個運動健將,跑步、各式球類運動都難不倒她,吳娟瑜表示,運動,除了能鍛鍊體魄,更能培養耐力,很多人生經驗的體悟,其實都是從運動過程中得來的。
住在都市,吳娟瑜慶幸住家附近有個森林公園,讓她至今未間斷過運動的習慣,或跑步、或冥想,每天的這個時段,不只是運動時間,是一種堅持,是毅力的培養。
這就是跟我們一樣為生活打拼、為生存意義思考、為把好的影響分享給更多人的吳娟瑜。
吳娟瑜平凡,從她言行舉止中充分展現的親和力,與人互動真心誠意的一面,毫無掩飾地展露;吳娟瑜也不簡單,因為她認真做自己,不迷失,為自己的夢想織補,一步一腳印,沒有傳奇,沒有可歌可泣,有的是一個人認真生活留下的印記。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誰說這輩子只能吃饅頭? 安司雅王譽霖: 在直銷中品嚐到生命

在直銷實現「五子登科」的幸福 沐華 梁美純

鈦澤環球:郭井子、王正保 排斥直銷的患難夫妻,只推薦了5個人

事業起了又落、趴了再爬 全球威粒  陳登楓、黃莉羚 人生每

因子「得福」,成為直銷人生勝利組 伯慶 廖建坤、蔡金鳳

玫琳凱:廖千輔 一場火,燒煉出一個有故事的男人

興田:林玟玲 靠美髮起家,靠直銷把家找回來

直銷平台,眾生平等 艾多美 董綺芳 內心強大就能成為真正的

因為改變而強大,因為強大而寬容 湖南炎帝 胡英明、張海洲

愛力思 華國豪 人生不怕重來,怕的是沒機會重來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