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一位知名主持人為了舉辦公益演唱會開了記者會,原本只是想傳遞善意,卻因媒體的失焦與斷章取義,報導重心轉而落在他家人的私事上。行善的初衷被消音,取而代之的是拼湊出的八卦。
媒體為了博取關注、爭奪點閱率,寧可捕風捉影,也不願就事論事。那些當年我在新聞教育中被叮嚀要守住的核心價值——真實、客觀、平衡——如今成了被演算法淹沒的古老信條。身為媒體人,憤慨也無奈;當媒體只顧著追逐羶色腥,第四權的價值與公義又安在?
對這位主持人而言,這場事件就像個敵人,攻擊他的善良、挑戰他的誠意,讓他身心交瘁。可貴的是,他沒有被擊倒,仍堅守初衷,一場接一場演出,一場比一場精彩。那份堅定說明:這世界並不缺敵人,而是缺少看懂敵人的眼光。
有時,對抗並不是破壞,而是一種推力。就像本期專題〈我的天菜敵人〉所探討的,每個人生命中都會遇見那些讓你難受、讓你懷疑、甚至逼你成長的對手——他可能是人,也可能是一段經歷。表面上看似對抗,實則是一場鍛鍊;當你戰勝它、跨過去,回頭看,那個敵人早已成為你的天菜。
我們訪談了9位直銷領導人,請他們誠實面對自己的「敵人」。有人被同業攻擊,因此學會了誠懇與氣度;有人遭遇團隊背叛,從瓦解中重新凝聚信任;有人在懷疑與焦慮裡試錯無數次,終於看見自己的可能……
這9篇故事,也讓我們發現:許多人的敵人,不是外人,而是自己。那份害怕出錯的焦慮、渴望被肯定的執著、不願鬆手的控制,往往比外在的對手更難戰勝。原來,真正讓人停滯的,不是他人的攻擊,而是內心的牽絆。當我們願意誠實面對這個內在的敵人、面對那些讓你不舒服的人事物,就能找回重新迎向世界的力量。
敵人或許不可愛,卻讓我們更堅韌、更成熟,也更懂得理解他人。有一天,當你帶著感恩回望,會發現——那些曾讓你咬牙切齒的時刻,早已成為人生最珍貴的轉折。
謝謝你,我們的天菜敵人,包括那個在心裡與我們對抗的自己。因為有你,我們學會成長;也因為有對抗,我們更懂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