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大師開講

為官之道


分類 / 大師開講
作者 / 傅佩榮
期數 / 第193期

    為官之道


朗讀:

孟子接續孔子的思想,代表儒家立場,而儒家是懷抱淑世精神的,以正面而積極的態度走入世間。古代讀書人的主要出路是擔任公務員,也就是做官,但其目的則是為民服務。那麼,如何做個好官呢?
大臣的條件在於:以道事君,不可則止
首先,孔子門下有兩位適合從政的學生,冉有與子路。當別人請教孔子「這二人可以稱得上大臣嗎?」孔子認為他們只能算是「具臣」,有專長可以做具體的業務。至於大臣的條件,則是八個字:以道事君,不可則止。秉持正道來服侍國君,行不通就辭職。
到孟子,說得更清楚。一方面,「唯大人為能革君心之非」,只有德行完備的人可以導正國君的偏差之心。因此,官員先求自己德行完備,再補正國君。另一方面,「長君之惡其罪小,逢君之惡其罪大」。意思是:助長國君的惡行,這樣的罪還算小,原因是與君沆瀣一氣,但不敢自認為正當;至於找藉口來逢迎國君的惡行,罪過就大了,因為這樣使國君以為自己沒做錯,然後變本加厲,百姓就更苦了。
其次,在對待自己的職務上,必須負起責任並且即知即行。孟子告訴平陸大夫孔距心說:為人放牧牛羊,必須為牛羊找到好的牧場,辦不到就辭職,而不能坐任牛羊餓死。他又告訴宗臣戴盈之說:你知道目前的稅收不合理,就應該立即改正。譬如,有一個人,每天偷鄰居一隻雞,你告訴他這不是君子應有的作為,他說:「好吧,我改成每月偷鄰居一隻雞,到明年在完全不偷。」這樣可以嗎?該做立刻做,何必等到明年?
第三,好官必須有好善之心。孟子的學生樂正子在魯國即將受到重用,孟子說他聽到這個消息,高興得睡不著覺。別的學生就請教孟子,說:「樂正子剛強嗎?聰明嗎?有見識嗎?」孟子都說出否定的答案。那麼,樂正子到底有什麼值得孟子如此高興的條件呢?

好善是為官最可貴的特質
孟子說:樂正子只有一個特色,就是「好善」,喜歡取善言,心胸開放,願意傾聽別人有價值的建議。孟子說:「好善優於天下。」好善是最可貴的特質,因為天下人將不遠千里而來,向你提出寶貴的建議。能夠集合眾人的智慧,不是遠遠勝過你一個人的腦袋所能思慮的東西嗎?像「官大學問大」這種媚俗的觀念是不值得一評的。
最後,孟子說,官員必須把握「修其夫爵,而人爵從之」的立場。天是天所賜的爵位,內容是「仁義忠信,樂善不倦」,這是每個人都有的修德的要求。若能做到天爵的要求,則人間的爵位自然跟著來了。但是,孟子感嘆說:現在很多官員在取得人爵之後,根本就?棄了天爵,不再從事德行修養了。
明代大儒王陽明在〈答顧東橋上〉中,談及教育與為官的原則,可謂繼承了儒家的立場,他說:「學校之中,惟以成德為事,而才能之異,或有長於禮樂,長於政教,長於水土播植者,則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於學校之中。」接著,畢業之後呢?
「迨夫舉德而任,則使之終身居其職而不易。用之者,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視才之稱否,而不以崇卑為輕重。勞逸為美惡。效用者,亦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苟當其能,則終身處於煩劇而不以為勞,安於卑瑣而不以為賤。」
在此強調的是上下「同心一德」,目的都是為民服務,「以共安天下之民」。身為官員,不管是否明白儒家哲學,不是都應該有這樣的認知與抱負嗎?不管在任何地區為官,全世界的公務人員不是都應該這麼做嗎?由此看來,儒家的理念確實歷久彌新,因為它的基礎在於一套完備的人性理論上。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人才過剩與儲備人才

為生命加油的溫柔女強人

「有」的人生,豐盈美麗!

奧運之後的儒家

思考品質─認識自己

真心傾聽員工聲音

變身重生的喜悅

孔子的養生之道

知識管理要兼顧感性

超意志力的大黃蜂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