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心故事

認真做自己–吳娟瑜


分類 / 直銷心故事
作者 / 余素珠
期數 / 第128期

    認真做自己–吳娟瑜


朗讀:

吳娟瑜,一個享譽海內外華人世界的演說家,也是一個擁有數十本暢銷書的作家,她的發跡過程很平凡、很上進,很?得一般想要努力、上進的平凡人借鏡。
吳娟瑜之所以成為吳娟瑜,因為她認真地做自己,她知道人生要往前,於是她一步一步找出自己的興趣,她不做夢,她知道人生是累積的,當一步一步不踏空,人生的路就是完整的。
十歲時,走進文學的世界 十歲時,因著姑婆丈、也是台灣第一代文學作家陳火泉的啟蒙,吳娟瑜走進文學的世界,沒有特別的提攜,只因為房子裡滿眼的書冊,吳娟瑜隨手讀來,漸漸讀出對文字的興趣,至今,對閱讀的興趣且愈來愈濃。
因為對文字產生了興趣,小小的吳娟瑜開始嘗試在報刊投稿,一次的文稿被刊登出來,就加強一點吳娟瑜對寫作的信心,一路寫作興趣不輟,學校畢業開始教書時,她已在大華晚報寫專欄,民國64年,大華晚報將她的專欄文章集結成冊,出版了《心境》,這是她的第一本著作。
因為《心境》,吳娟瑜漸漸有一些在公開場合談話的邀約,而這些邀約,卻勾起了她童年的夢想。
從小活力十足的吳娟瑜,曾夢想有一天站上講台對著台下的同學演講,因著一口台灣國語,這個夢想始終未能成真;有一回,學校舉辦演講比賽,採開放報名的方式,吳娟瑜見這難得的機會,於是報名參加了那場演講比賽;結果,當然是名落孫山,但年幼的她,在此時,已經成功地給自己機會跨出了第一步。
確立演說的人生道路 當機會撩起她童年的夢想,吳娟瑜再一次認真的思考,她的人生要的是什麼?演說,她漸漸想清楚這是一條?得她付出的道路。
辭了教職,歷任媒體工作,轉身再投入企管訓練領域,為了培養自己的舞台魅力。
一堂潛能開發大師博恩‧崔西的課,吳娟瑜發現自己的無限可能,她要成為一個講者的意念也更加堅定。
接下來,她並沒有一帆風順,也經歷跌跌撞撞的一段路,發音不好、舞台魅力不足、場控經驗不夠,但既然找到了方向,吳娟瑜知道她要做的,就是一點一滴增加實力,如同她的座右銘,「人生是靠不斷演練來累積」,她真的是個實踐者。
一場一場的演說,滿意也好、不滿意也罷,但肯定的是,她的舞台經驗愈來愈見成熟,從溝通、情緒管理、生涯規劃、兩性關係、親子成長、快樂哲學,吳娟瑜漸漸累積出口碑,演講及電視、廣播節目邀約不斷,而她的「吳娟瑜式」舞台魅力,也建立她不可被取代的特色。
建立獨特且不可取代的舞台特色 吳娟瑜的聽眾,不分年齡、不分性別、不分職業、不分階層,但在任何場合,她一貫活力四射蹦蹦跳跳的出場及演講方式,或有人一時無法適應,但吳娟瑜誠懇的言語,豐富的演講內容,每每讓聽眾受益而回味無窮。
每天只安排一場演講,每年三百場以上的邀約,遍及海內外華人地區,而對於每場演講,吳娟瑜必定事先做好功課,提綱挈領,為的是提供聽眾最符合實際需求的資訊,也為每一場的演講內容不會重複,至今,她堅持這項原則。
吳娟瑜想要做個領導趨勢的人,能給聽眾什麼東西,是她最在乎的,除了閱讀的習慣幫助她吸收大量資訊,她也認真觀察生活週遭的人事物,從中連結社會的脈動。
除了在演講會場為聽眾提出的問題解惑,舉凡民眾透過傳真、留言、由媒體及出版社轉達的問題,她一定親自或以信件、或以電話為提問者回覆,這麼做是為了回饋群眾對她的支持,此外,從這些與群眾的互動,吳娟瑜確實地掌握民眾最想望的知識為何,間接促成她對新課題的研發。
再充電是為了維持能源 經歷了幾年舞台的生活,著述也不間斷,吳娟瑜面臨了瓶頸,此時,她知道若要繼續維持能源,她必須再充電,但在家庭與事業的拉扯下,她短暫地困惑,念頭一轉,「此時不做,更待何時」,她毅然負笈美國展開長達四年的求學生涯。
在美國印第安那波里斯大學攻讀應用社會學碩士,每年四個月,維持四年的時間,吳娟瑜不放棄,想到先生、兩個兒子乏人照顧,雖有一些罪惡感,但吳娟瑜知道,要給家人最好的,先決要件是讓自己過得好,為了夢想,她當然要堅持。
這四年,她學到許多,除了語言、知識,她重新享受孤獨,在一個沒有人在乎她是暢銷書作家、知名演說家的環境,她心態歸零,這樣的一段歷程,讓她更貼近一般人的生活情境;再看她的家庭,若不是因為她勇敢放手,她至今也不知道先生、兒子可以在沒有她襄助的情況下,依舊把日子過得很好。
人要活在「being──我是」的感覺 許多人終其一生庸庸碌碌,吳娟瑜認為就是因為這些忙碌的現代人,不曾真正知道自己要什麼,或許人們總是想「我要什麼?」,但卻未曾真正想過「我是什麼?」,為此,吳娟瑜發展出一套「意識教育」模式。
她提議人們應該活在「being」,也就是「我是」的感覺,了解真實、踏實、清晰的「我」為何,然後從「我是」、到「我想」,最後才是「我要」;而多數人的思考是跳過「我是」及「我想」,她們直接思考的是「我要」,跳躍了兩個必要的過程,導致他們的「我要」不切實際,在「我要」屢不可得的情況下,於是怨懟叢生。
相對「我是→我想→我要」的發展模式,她覺得「意志」的養成模式亦同,人必先有「意識」,再有「意圖」,最後形成「意志」,失去了前面的階段,「意志」的基礎便不堅實,容易渙散。
清楚了這些脈絡,吳娟瑜給自己的人生清楚的定位,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然後認真「做自己」,人生也可以因此得到圓滿。
為夢想織補,為生活留印記 除了這些人生思考,從小隨著父親養成的運動習慣,也是帶給吳娟瑜健康人生觀的重要因素。
吳娟瑜從小好動,更是個運動健將,跑步、各式球類運動都難不倒她,吳娟瑜表示,運動,除了能鍛鍊體魄,更能培養耐力,很多人生經驗的體悟,其實都是從運動過程中得來的。
住在都市,吳娟瑜慶幸住家附近有個森林公園,讓她至今未間斷過運動的習慣,或跑步、或冥想,每天的這個時段,不只是運動時間,是一種堅持,是毅力的培養。
這就是跟我們一樣為生活打拼、為生存意義思考、為把好的影響分享給更多人的吳娟瑜。
吳娟瑜平凡,從她言行舉止中充分展現的親和力,與人互動真心誠意的一面,毫無掩飾地展露;吳娟瑜也不簡單,因為她認真做自己,不迷失,為自己的夢想織補,一步一腳印,沒有傳奇,沒有可歌可泣,有的是一個人認真生活留下的印記。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瀏覽次數: 497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開店一年收攤,做直銷一輩子不打烊 東森直消 周子凌 走出

做回自己人生的主角 婕斯 蔣奇叡 從麥娜絲爬回普拉斯

化傷為愛,重譜生命協奏曲 愛睿希 陳韋辰、許嫚芯

圓一個「光宗耀祖」的願 美商婕斯 林宗瑤、呂文騫

贏在系統 喜來麗 蔡榮鋒 把一手爛牌打成連莊

因為改變而強大,因為強大而寬容 湖南炎帝 胡英明、張海洲

因為直銷,球場外的天空更遼闊 全美公司 林晏君

認真做自己–吳娟瑜

負債魯蛇翻身成全鎮之光 感謝愛 林宏銘: 下輩子,我還要

叛逆小子打磨出鋼鐵意志 緯嘉國際 盧禎祥 科技創業賠掉的,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