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魅力領袖

美樂家執行總監吳棋勝


分類 / 魅力領袖
作者 / 編輯部
期數 / 第163期

    美樂家執行總監吳棋勝


朗讀:

美樂家執行總監吳棋勝(銘鋒)是一個現代化很成功的古人。說他是古人,因為他有古代儒家導師的魅力;有古代名醫懸壺濟世的熱情,並且參悟了許多古代佛家的奧秘。說他現代化很成功,則是他能把上述三種古代的深奧智慧,充分履行於個人的日常生活;廣泛運用在他的直銷事業之中,並且用親和的包裝把它散播出去。

懸壺濟世
吳棋勝能夠汲取古代智慧並加使現代化,似乎也有點「運氣」使然。
在高中以前,吳棋勝跟大多數年輕人都一樣,一心想要當個歌星,因為歌星會被注目,歌星可以穿著光鮮亮麗,歌星也有機會藉著演唱到處旅行。
到了高中,吳棋勝胃腸出了問題,導致體質羸弱。他開始體會到,當歌星被羨慕、穿著時髦、到處旅遊都是很遙遠的事;健康才是一個切身大問題。
此時剛好有一個同學的叔父,用針灸治好了一個旅美婦女的乳癌。
「一個旅美華僑無法在美國用先進的醫學治好乳癌,針灸卻辦得到,那麼中醫確實有遠勝過先進科學西醫的價值存在。」吳棋勝幾經思量:「乳癌都可以治好,那腸胃毛病也一定可以治。」
於是,他正式向同學的叔父提出拜師學藝的請求。
「學醫不能只想到自己。」準師傅雖然很喜歡吳棋勝,但他還是提出了嚴肅的告誡與條件:「學醫最重要的事要想到病人,時時刻刻以病人的病痛乃至生命為念,才會學得專注、學到精髓。」
吳棋勝接受師傅的要求並正式拜師之後,很快的展現了他對中醫的領悟力,成為師父所收過的學醫者進步最快的學生,特別是對人體2001個穴道的精準掌握,更讓師傅深有「得我真傳」之感。
當兵以前,吳棋勝就考取了中醫執照;因此在當兵的時候,可以每天幫一百多個人看診。
有動機、有天份、有名師還有機會做實習,吳棋勝在退伍後很順利的走上「懸壺濟世」的中醫執業醫師坦途了。

意外成功
有別於許多傳統中醫對於西醫的門戶之見,吳棋勝本著開放的心態,也經常與西醫的前輩進行交流,還拜了一位婦產科名醫作乾爹。
這位婦產科名醫乾爹後來加入了直銷行列,從此天天講直銷,他說:「直銷是一大發明,美國人都認為直銷是未來的明星產業。」
不過,受過師傅嚴格訓練的吳棋勝,或許不反對直銷的前瞻性,但他卻壓根不能相信直銷產品的神奇功效。只是,乾爹很能磨,沒事就談直銷,基於對長輩的尊敬,吳棋勝只好向乾爹買了六瓶靈芝產品。原本吳棋勝想把直銷產品順手丟進雜物櫃中,後來他想想,錢也花了,而且反正也無害,不妨就把六瓶靈芝轉手給有痛風困擾的堂哥使用。
沒想到,堂哥的痛風竟然很快獲得改善,交友廣闊的堂哥於是變成一個具有高度說服力的見證者,很多人都主動來求索「靈芝」。
不出門推薦銷售求索者照樣絡繹不絕的現象,意外幫吳棋勝創造了行醫以外的財富,也自然形成了一個組織體系。面對許許多多的產品體驗及不請自來的組織成員,吳棋勝再也不能單純把直銷當成一場意外,他開始感受到自己對組織的責任,並對產品進行深入的了解與自我教育。
由於有中醫的底子、冷靜的頭腦加上濟世的情懷,吳棋勝在組織運作與產品分享的時候,就能外顯為悅耳的音調與令人信服的的說服力。從組織夥伴的角度而言,聽吳棋勝上台講演,就是一種無比的樂趣。也因此,吳棋勝的講演分享,總是市場場爆滿,有時候連講台上都擠滿了聽眾。

關心是一把力量之鑰
「唯有關心別人才能啟動直銷。」這是吳棋勝在「經營」直銷「意外」獲得成功之後最強烈的體認,也是他最喜歡分享給夥伴的一個心法,因為他的直銷事業起於關心,更壯大於關心。
不過,即使到了直銷月收入超過中醫診療收入,吳棋勝都還不是一個專職的直銷商,因為他的父親無法認同放棄一個有尊嚴有地位的中醫師角色去換取一個直銷商的角色。
在父親的認知上,不管產品如何,收入如何,直銷還是等同於老鼠會,在多次的溝通中,父親總不忘提醒吳棋勝說:「做醫生好好的,幹麻要扮鬼去嚇人?」
最後一次溝通的時候,吳棋勝當月的直銷收入達到100萬,而中醫的診療收入大約三十萬。除此,吳棋勝這一次專職的態度相當堅持,他說:「做直銷帶給人健康,幫別人增加收入,跟懸壺濟世的理念其實是一樣的。」
專職從事直銷事業的吳棋勝創造了許多傲人的記錄,但也遭逢『不可抗拒』的抉擇,選擇揮別既往,投入美樂家,一切歸零,重新開始。當在美樂家公司創出新局之後,吳棋勝開始思考人生除了事業的成就外,是否還有更深層的價值與願景?而他思考的模式,顯然還是回到最初的「懸壺濟世」基礎上面,循著懸壺濟世的方向,吳棋勝提出了兩大願景:第一,為世人的慢性病,特別是癌症找出更好的解決面對之道。第二,為日益嚴重的憂鬱症,找出解決面對之道。
「癌症患者不想死需要幫助;」吳棋勝說:「憂鬱症患者不想活更需要幫助。」

從腸子救起
吳棋勝為慢性病患者(包括癌症患者)擬出了一個慢性病調理計畫,並透過組織的力量,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人解決病痛,改善健康。這項調理計畫的基本精神有兩個,其一是腸子健康是減輕慢性病的捷徑;第二是規律的生活與有計畫的飲食則是腸子健康的基礎。
「腸子就像植物的根,根部發生問題,植物就會苦萎凋敝;腸子也一樣;腸子不健康,仙丹妙藥也枉然。」吳棋勝舉出自己診療過的病患為例說:「我有一些癌症病患接受調理計畫,每天早上六點準時實用調配中的早餐,透過改善腸子的健康來改善身體,癌症就漸漸轉好了。」
吳棋勝認為第一個願景的挑戰其實不大,因為他本身有中醫的身分,而一般慢性病患者也有想要活命的意志,願意高度配合「慢性病調理計畫」。如能透過龐大直銷組織分享這一個協助慢性病患者從「根」救起的「慢性病調理計畫」,願景成真並非遙遠之事。

憂鬱症的特效藥
真正讓吳棋勝感到憂心的事那些「不想活」的憂鬱症患者,由於求死的念頭遠高過求生的意志,往往造成聽不進任何「救命意見」、看不見任何「救命之手」的現象。因此,吳棋勝決心用一個醫生的敏銳,找出導致憂鬱症的主要根源。
幸運的是,吳棋勝受的是中醫的訓練,不必執著於實驗與數據,加上他對佛家義理內涵的修為與參悟,讓他很快速而精準的掌握到了憂鬱症的病根即在「事事為己」四個字。
當一個人所以起心動念都「只想得到」的時候,一定會發生各種得不到的挫折。而大大小小的挫折在最後就會形成「哀莫大於心死」的現象,也就是現代人所謂的憂鬱症狀。
一旦了解到憂鬱症的起源,頗有佛緣慧根的吳棋勝立刻就明白,唯有佛家所說的慈悲心,才能解決憂鬱症的心病,也唯有透過慈悲心的的推廣,憂鬱症才有可能停止像瘟疫般的迅速蔓延。
吳棋勝特別強調說:「慈悲心絕對不是佛門專屬的修為,也不是政治人物口水戰的產物,慈悲心其實就是一種簡單的助人心態,把關心幫助他人內化成為一個生活習慣。在佛家為佈施,在基督教也有施比受更有福的基本信念。可見,慈悲心事一種具有普世價值的生活態度。」
只是,在現代社會的競爭中,大家都把心眼縮小在想要什麼?得到什麼?也因此忘記了慈悲心在人生中的重要價值。
當然,如果慈悲心的結果只是不會在各種挫折中受到傷害,恐怕也不容易廣泛的推廣起來。因此,吳棋勝還進一步深入比較「慈悲心」與「企圖心」兩者的力量。他發現慈悲心的力量遠遠超過企圖心,因為慈悲心可以化解貪念導致的力量虛耗,而慈悲心在給別人力量的時候,也會回向力量給自己,給出去的力量越多,從別人回向的力量就越多、越大。
「當我執醫的時候,慈悲心(替病人解決病痛)越多,我就累積愈多的口碑、信賴;當我做直銷的時候,慈悲心(關心他人生活與健康)越多,我的事業就越壯大。」吳棋勝說:「所以我認為,沒有慈悲心不可能做好一個醫生;同樣的,不懂得關心與分享,再多的利益誘惑、再特別的手段也無法真正啟動直銷的力量。」
一個社會如果有慈悲心,多數人願意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關心、分享、佈施的價值,則憂鬱症將不會繼續蔓延,而既有的憂鬱症患者如果能夠體悟慈悲心的力量,也有可能不藥而癒。
直銷是一個積極、活潑的環境,吳棋勝深信,透過組織了網絡將會是實現「用慈悲心解決憂鬱症」的一個絕佳的途徑。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蘇宥文、劉威廷專業結合,聯手打造家康富飆升新勢力

以熱誠實現夢想–美兆生活事業金玉滿堂王貴珍

陳明傑幫助1000人每月穩定收入15萬

從市場贏得的冠冕 專訪台灣秀得美公司高階

邱清亮:揮去陰霾見光亮,輪椅創業路寬廣

陳明傑一年實現五年夢想 十年締造月入六百萬秘辛

美樂家企業總監二陳世榮、姜桂花

百內爾鑽石經理李丞傑

平凡人的成功希望–健聯生活科技總裁廖清廉、施慧君

懷抱經營事業的初衷勇往前行–安麗雙鑽石直系直銷商康家賓、施素珍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