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月的奇蹟
分類 / 大師開講
作者 / 林怡君
期數 / 第88期
10個月的奇蹟
朗讀:
不僅贏得了她全心的信任,
也為自己的子女立下最佳榜樣。
林怡君
動脈硬化、狹心症、腦中風、糖尿病性壞疸、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神經病變、細菌或病毒感染等等,都是糖尿病可能引發的嚴重併發症。
由於血糖代謝不良所造成的血管病變,不僅使糖尿病患者必須面對罹患各種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最令他們害怕的併發症之一就是下肢壞疸。因為血液循環不良,糖尿病患者的傷口總是難以癒合,且相當容易遭到細菌感染,再加上患者常見的下肢動脈硬化,往往只要一個小傷口,便會引發嚴重壞疸甚至截肢的命運。
陳媽媽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若不知道內情,你很難相信目前行動自如、笑口常開的她,去年初還因左腳掌嚴重潰爛,被醫生開出病危通知單,並勒令截肢;相隔不到10個月的時間,她卻已擺脫壞疸的陰影,甚至有能力獨自照顧90高齡的老祖母。
這不是奇蹟,而是陳媽媽的二女婿-劉隆祺近一年來細心照顧的功勞。說起這個細心孝順的半子,陳媽媽笑著說:「伊真正是一個好女婿。」
醫院的逃兵
‘98年10月間,陳媽媽的左腳小趾頭不小心被劃破了一個不到1公分長的小傷口,擦藥、求醫都不見效,而且越來越嚴重;後來由於潰爛太過嚴重,陳媽媽的兒子只得將她從彰化送到桃園來,到大醫院接受較完善的治療。
「媽本來不肯告訴我們的,直到她的腳已經整個發黑、發臭了,我們才知道。」劉隆祺回想那年耶誕節,陳媽媽被送醫時的情況:「當時她血糖值高達500多,整個左腳自腳踝以下腫得像萬鑾豬腳一樣,肌肉、神經都已經腐爛壞死了,連屍臭味都飄出來了。還好她一點知覺都沒有,也不覺得痛。」眼看病況危險,大夥兒趕忙將陳媽媽送到林口長庚醫院,醫生卻開給他們病危通知書,並斬釘截鐵地告訴他們:陳媽媽的左腳必須截肢,否則很可能因細菌感染引發敗血症死亡。
雖然病勢危急,劉隆祺與陳媽媽都不願接受這樣的結果。幾年前才因糖尿病性壞疸截去右腳的陳媽媽如果再失去左腳,將落得必須坐一輩子輪椅的命運,
於是陳媽媽甚至以自殺相脅;劉隆祺一方面顧及岳母的感受,一方面則堅信其公司的產品可以治好陳媽媽的腳。因此在加護病房住了一星期後,陳媽媽便因「不配合治療」這個理由而被送回劉隆祺家,由他一手包辦整個傷口的清理工作。
親自侍奉,不假他人
一開始,由於壞疸嚴重,劉隆祺每天都得花上6小時為陳媽媽清理傷口。「整個腳掌裡面都已經腐爛了,甚至可以用棉花棒從腳趾的根部直接穿透到腳後跟!」劉隆祺憶起當時的狀況,每次清理時,他都必須用棉花棒把所有壞死的肌肉與組織清理乾淨,再用濃度75%的藥用酒精反覆灌洗,直到聞不出一絲臭味之後,再塞入藥劑、敷上消毒粉才算大功告成,整個過程要花上3個小時。每天上班之餘的閒暇時間,劉隆祺都悉心照料陳媽媽,假如值班時間調動的話,他就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回家為陳媽媽清理傷口,再急忙趕回上班。如此24小時待命,讓劉隆祺平常哪裡也不敢去,連過年也是匆匆回家吃過年夜飯就回來。「媽的腳每天都要清理2次,我實在是不放心她!」劉隆祺笑著說。
如此細心照顧了整整3個月的時間,直到‘99年3月,陳媽媽的傷口終於開始產生痛覺,劉隆祺才開始鬆了口氣。他坦言,整整3個月的時間看不到一絲進步,讓他感到有些沮喪:「總覺得自己已經盡力了,為什麼還是沒有改善?那時壓力的確有些大。」雖然進步得很慢,可是‘99年6月,陳媽媽原本發黑腫脹的腳開始轉變顏色,劉隆祺每次清理所需的時間也越來越短。到了7月底,陳媽媽的傷口開始漸漸收口了,之後的復原狀況便快得多。到了10月,陳媽媽的腳已經完全癒合,新的肌肉組織也長出來了,終於可以自行下床走路。
現在,陳媽媽的左腳除了失去幾個因完全萎縮而拔除的腳趾之外,大部份組織都保住了。說起那段整整數月不能下床的日子,陳媽媽的行動除了完全仰賴劉隆祺之外,傷口清理也不願假他人之手,「媽很堅持,除非是我幫她清理,否則她不要別人幫她處理傷口,」劉隆祺有些靦腆地說,「連她兒子都不行。」陳媽媽共育有3女2子,大女兒雖與劉隆祺比鄰而居,但只負責照顧陳媽媽的飲食,一切生活起居與最要緊的傷口護理還是由劉隆祺一手包辦。
感念親恩,常懷孝心
照顧重症病人不是件容易的事,糖尿病患者又比一般患者需要許多特別注意的地方,劉隆祺卻能每天親奉湯藥不引為苦,甚至獲得丈母娘全然的信任。他覺得,可能與他自幼生長的家庭背景有關。
劉隆祺小時候家境困苦,父親是海軍士官,母親則是位公務員,每天上班之餘還要操持家務、撫育子女,生活十分辛苦。身為長子的劉隆祺下面還有3位妹妹,也讓他更深切體認父母的養育之恩。「我覺得,父母對我而言,比任何人都重要!」劉隆祺說:「而且,任何人的父母都是最重要的,我自己的父母、我太太的父母,都一樣重要。」面對現今社會上的許多亂象,劉隆祺十分感慨,也希望能減少一些暴戾之氣,多增加一些溫情;「如果大家都能夠多關心自己的父母與家人,我相信,這個社會的暴力現象會減少很多。」劉隆祺說。
現在,最令劉隆祺感到安慰的不只是陳媽媽重拾健康與笑容的,更開心的是,他的孩子們培養了一顆知道「感恩、關懷」的心;只要有空,孩子們總會跟他說:「我們回去彰化看看阿媽、陪陪阿媽!」對劉隆祺而言,能夠傳承這份難得的情感是他最大的收穫。
圖說:1. 靠著雙手與耐心,劉隆祺終於救回陳媽媽的行動自由。
2. 對劉隆祺而言,父母親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小檔案:
劉隆祺個人檔案
年齡:51年次
學歷:警察學校警員班112期
經歷:曾任水電工、電器行外務,現為直銷公司的翡翠階級。
最希望的事:父母家人身體健康
成功小格言:百孝善為先、發揮生命功能創業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